返回

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22章为何不能去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陈满仓,你还是个男人不?怎能将所有过错都推到老娘身上?要知道,每一件事可都是你默许的,否则我岂会变本加厉?”

    杜氏最是鄙夷男人敢做不敢当的模样,忍不住对其嗤之以鼻。

    话刚落,陈家大伯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,仿佛被人重重地扇了一巴掌。

    杜氏所言不假,当初他明知婆媳俩针对二弟,却选择了视而不见,从未帮其说过一句好话。

    甚至从不觉得他辛苦,不过是多干了些活罢了,这又算得了什么,哪个农民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?

    却从未考虑过,他一个人既要侍弄几十亩庄稼,又要抽空去码头扛包赚钱,能否忙得过来,会不会累垮。

    细细想来,自己确实太过分了,杜氏骂得一点没错,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懦夫。

    “啊呸!我怎就如此命苦,嫁了你这么个一无是处的窝囊废!早知如此,哪怕是去大户人家做妾,也比跟着你强,起码能穿金戴银,吃香喝辣,而不是每日吃这难以下咽的窝窝头……”

    此时此刻,杜氏恨死了当初头脑一热的自己,不但嫁了个窝囊男人,生的儿子一个个也都是没心没肺的白眼狼。

    想到这些,不禁悲从心来,一屁股跌坐在地上,破口大骂起来。

    先是骂男人无能,害得她一天福没享着,而后是那三个冷酷无情的孩子,最后连老两口也未能幸免。

    总之,凡是能骂的,那是一个也没有被落下。

    “老头子,老二一家要搬走了,这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陈家老太太看了眼院中破口大骂的儿媳,吓得连面都不敢露,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,只能躲在房中,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免得被骂得狗血淋头。

    “那自然是千真万确了,前两日我外出,街头巷尾都有人对此事议论纷纷呢!说是老二家在码头那边兴建了一座两进院,打算开设栈,哦不,是舍,就是那种比栈稍小,却也能供人歇息的店铺。”

    陈家老太爷拿起手中的旱烟袋,在炕沿上轻轻敲了敲,笃定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人议论,岂能有假?真没想到,老二竟将几个孩子教导得如此出类拔萃,只可惜……”

    话至此处,陈家老太爷不禁叹息一声。都怪当年自己太过偏心,这才致使儿子与他们夫妻离了心。

    “你说老二家如今的生活那么好,肯定不差我们二人的口粮,要不……”

    陈老太太的话还未说完,就被陈家老太爷硬生生地打断了,“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,也不想想你昔日是如何对待老二的,你觉得他会愿意赡养我们?还是别去自讨没趣了。”

    自己的儿子,他可是心知肚明,老大作为家中的长子,他们夫妻对其过分宠溺,致使老大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性子。

    小儿子就更不必说了,满心满眼都是算计,将他人都视作愚人。口蜜腹剑,毕竟哄骗他人也不需付出代价。

    二儿子虽沉默寡言,却是个爱记仇的主儿,有了之前上门讨要杀猪菜的惨痛教训,他已能够预料到,如果他们再次登门,将会面临怎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因此,他宁愿继续留在此地,忍受大儿媳喋喋不休的谩骂,也不肯离去。

    “可我实在是受够了,每天不仅要提心吊胆地担忧老大媳妇何时将我们赶出家门,就连吃的也如猪食一般难以下咽,老二家日子过得滋润,吃得肯定也这好,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品尝过那香气扑鼻的猪肉了。”说着,陈老太太还不自觉地咂了咂嘴。

    以前几个孙子没有搬出去时,日子过的还算不错,隔三差五便能吃到荤腥,但自从将田地分了以后,饭食却越来越差。

    “你要是不怕吃闭门羹,那就去吧,到时碰一鼻子灰,可别后悔。”

    陈家老太爷斜睨了一眼那馋得口水直流的老婆子,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。

    虽然他也对那香喷喷的肉垂涎欲滴,但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自知之明的,清楚二儿子一家根本不待见自己,自然不会去自讨没趣。

    “好,去就去,到时候我要是讨到了好吃的,希望你还能像现在这样硬气。”陈家老太太鼻子里冷哼一声,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出。

    看到院子里脸色阴沉得像锅底一样的大儿子,她连正眼都没瞧一下,就步履蹒跚、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院子。

    “你个老东西要去哪儿?难不成,你也打算去找你那个宝贝儿子?”杜氏怪声怪气地说道。

    她本是随口一说,没成想还真被猜对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担心会挨骂,陈家老太太连忙谎称自己要去河边抓青蛙。

    一想到自己也好久没尝到肉味儿了,得知老太婆是去抓青蛙,杜氏这才没有横加阻拦,反而还叮嘱婆婆多抓几只回来。

    “嗯!晓得了。”陈老太太轻声应了一句,就迈着那好似被风一吹就会倒下的步子,朝二儿子家的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陈家大伯对他母亲的脾性再了解不过了,没有事情的话,她绝对不会轻易出门,更别提去抓什么青蛙了,

第1722章为何不能去?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